close

1-采昌FB.jpg

2012年二月的時候,你/妳在哪裡?在做什麼?

嗯…我還在讀第二所大學、等著畢業,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

 

2012年二月二十二日,美國籍戰地記者Marie Colvin於敘利亞霍姆斯市裡,針對進行反對派的採訪報導過程時與法籍攝影記者Remi Ochlik遭炮擊,當場死亡。

《私人戰爭》是部沉重的傳記電影,為戰地記者Marie Colvin的真實故事,聚焦於她人生最後十年的戰地與私人生活,除了描述戰爭的無情與人性,也呈現了Marie Colvin因走訪戰地數十年造成的創傷。

 

片中部份演員為導演Matthew Heineman走訪難民營找到的真實世界中的難民,戰地場景為求真實性,選在動盪不安的約旦拍攝。而女主角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幾乎複製了其外表、神情、姿態及言行,將其身、心靈飽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所苦的狀態完整呈現於觀眾眼中。

主題曲由2004年參與創作與演唱《魔戒》插曲《Into the West》獲得奧斯卡原創歌曲獎的Annie Lennox(安妮‧藍妮克絲)演唱《Requiem For A Private War》,沉穩的配樂搭配藍妮克絲渾厚嘶吼的嗓音,完全道出Marie Colvin英勇壯烈犧牲的背後那不為人知內心交錯且矛盾的私人戰爭。

 

2-IMDb.jpg

「如果你沒法阻止戰爭,那就把戰爭的真相告訴世界。」

「我注重的是戰爭中的人性,我想告訴人們戰爭究竟是個什麽樣子。幾個世紀過去了,戰爭並未發生明顯的變化。戰場上依舊炮聲隆隆,血肉橫飛,戰場外妻離子散,交戰雙方都不肯公開真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戰爭證人」

Marie Colvin (1956.01.12-2012.02.22)為英國《The Sunday Times》資深戰地記者,自1986年至2012年任職戰地記者將近30年間,深入採訪報導中東各地戰爭真相:包含科索沃戰爭、車臣戰爭、阿拉伯地區動亂等等…她於2001年4月16日採訪斯里蘭卡內戰時被炸傷導致左眼及左耳失聰,因而戴上如海盜般的黑色獨眼眼罩,日後以「獨眼女俠」著名;另於2011年採訪格達費,最後於2012年2月魂斷敘利亞戰爭。

 

Ps.格達費:(1942-2011),長達42年統治利比亞的獨裁者,於2011年利比亞內戰逃亡時,因頭部及腹部遭連環槍擊身亡。

 

Ps. 利比亞內戰 (2011.02.15-2011.10.23):原為利比亞國內和平的反政府示威,因活動遭受政府軍隊的武力鎮壓,故引發武裝反抗,最終演變為內戰,據統計,利比亞內戰約有兩萬五千至三萬人民死亡。

 

3-IMDb.jpg

“Maybe I would have liked a more normal life. Maybe I just don’t know how.”

(或許我應該過正常的生活,也或許我並不知道怎樣才是正常的生活。)

曾有過兩段戀情的她,在感情路上並不順遂,曾與同為記者的同事Patrick Bishop結褵兩次,但終究以離婚收場,也曾與另一名記者Juan Carlos Gumucio結婚,但Gumucio於2002年自殺身亡。或許是長期關注戰地生活,習慣了戰場烽火連天,必須冒著出生入死的風險與毀滅傷亡,深受PTSD所擾的Marie Colvin無法專注於男女之間的情事,她膝下無子,犧牲了平穩的家庭生活,「和平」兩個字對她來說太沈重,平靜反而讓她惶恐不安、無所適從。

4-IMDb.jpg

“The Greatest Weapon is the Truth” (最強大的武器即是真相。)

Marie Colvin以尋求真相及報導戰爭中真實故事及人性刻劃為旨,即使曾遭危難,距離死亡曾如此逼近,她仍不放棄、以堅定的信念再次回到戰場報導,堅持與受採訪的災民們一起生活,報導出戰地一篇又一篇最真切也最讓人心痛的故事。對她而言,戰爭傷亡人數不只是個數字,人們眼中的數據在她心裡代表著斷垣殘壁與殘缺的身心。

因為戰爭,為了讓家人有食物吃而外出找吃的一家之主,從此失去音訊…

因為戰爭,壓力過大的母親無法分泌乳汁,只能餵襁褓中的孩子糖和水…

因為戰爭,不到五歲的孩子被炸到身體殘缺血流不止,雙親除了哭喊別無他法…

因為戰爭,物資及醫療資源不足,人們只能等死…

 

在戰地裡,每個人的嘴邊都掛著一個問題:「世界為什麼拋棄了我們?」

5-IMDb.jpg

當年來不及悼念這位英勇的戰地記者,但在看完《私人戰爭》後,她無堅不摧的信念與意志,深刻的烙印在心中,僅以電影中出現過的台詞,及網路上相關訪談的影片及報導中,記錄她在無情戰火下給全世界最深刻的宣示。 (有些自行翻譯的中文可能無法完整表達原文意思)

1. “War is not so terrible for governments, for they are not wounded or killed like ordinary people.”

(掌權者並不覺得戰爭恐怖,因為他們不像一般人民會在戰爭中受傷或喪命)

2. "These are people who have no voice"

(難民們的痛苦無法訴諸言語)

3. “We are liv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我們在生存與死亡間博鬥)

4. “In war zones a parents goes to bed at night not knowing if their children will live to see the morning.”

(在戰地裡的雙親永遠不知道睡著之後,他們的孩子是否還有明天。)

5. “I feel I have a moral responsibility towards them, that it would be cowardly to ignore them. If journalists have a chance to save their lives, they should do so."

(我覺得我對他們有責任,如果有機會解救他們,那我們該做的不是怯弱的忽視一切。)

6. “Our mission is to speak the truth to power.”

(記者的任務是對掌權者說出真相) 

7. “Be passionate and be involved in what you believe in, and do it as thoroughly and honestly and fearlessly as you can.”

(最難的是充滿熱忱,致力於所相信的事,並完整、真實且無所懼的持續抱持希望。)

8. “Our mission is to report these horrors of war with accuracy and without prejudice. We always have to ask ourselves whether the level of risk is worth the story. What is bravery, and what is bravado?”

(我們的使命是準確客觀地報道戰爭和災難,我經常會問自己,我寫出來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得冒生命的危險?)

9. “You’re never going to get where you’re going if you acknowledge fear.” “And I feel fear after I finished.”

(如果你認知到恐懼的話,就永遠到不了你要去的地方。而我是去完了這些地方,才開始感到恐懼。)

6-IMDb.jpg

7-bbc news.jpg

難想像,我們平靜的渡過每一天時,在地球的另一端戰爭仍不斷發生,而這個世界上,仍有著大量的難民殷切期望著未知的「和平」到來…

致 所有深入戰地及災區令人敬佩的記者們及其相關人員,視戰地難民之苦為己任,未拿槍作戰,卻以最真實的報導喚醒人心,讓世界看見戰地的殘忍現實,讓處於和平環境的人們不再覺得戰爭相當遙遠且陌生,而一個個被災難所困住的身心靈也可能因此獲救。

(部份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7-Wikipedia.jpg  

8-worldpressphoto.org.jpg


 

《私人戰爭》- A Private War

上映日期:2019/01/04

片長:111 mins

發行商:采昌國際多媒體

導演:馬修海涅曼 (Matthew Heineman)

編劇:艾瑞許阿梅爾 (Arash Amel)

主要演員:羅莎蒙派克 (Rosamund Pike)、傑米道南 (Jamie Dornan)、史丹利圖奇 (Stanley Tucci)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大西│廢宅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